牽手,不難——2007年活動回顧與觀察

文/台大保育社 黃怡蓉

各位觀眾好~

很高興在這裡向報告2007年牽手活動的豐碩成果,今年「牽手無礙、親近自然」在活動舉辦、身障者參與及志工培訓、召募方面,都有一些與以往不同的突破,以下先為大家回顧一下2007的相關活動,並提出一些觀察 :

2007年牽手活動從4月底關渡自然公園啟動開始,5月到陽明山公園二子坪賞花弄蝶,6月初再次拜訪烏來小徑在夜裡感受螢光點點、新店小粗坑尋蝶蹤,8月三峽德興農場園藝治療活動感受植物旺盛生命力,9月坪林虎寮潭身障者因獨木舟而自在悠遊於山水之間。10月我們又回到了德興農場,不同的是,這次邀請視障朋友用「心眼」與植物交流。10月下旬,大自然推廣協會的義工們為身障者家庭在大安森林公園設計了親子活動,為今年的活動做了一個最溫馨的結束。

觀察今年的活動設計,在協力團體的努力及創意之下,嘗試更多不同的地點(關渡、有機農場、陽明山二子坪)、不同親近自然的方式(園藝治療、親子活動)及嘗試接觸不同的障別(視障)。這些嘗試不是求新鮮這麼簡單,而是希望在拓展、嘗試當中,發現更多殘障朋友親近自然的可能性。參與者在活動結束後的問卷回應上,幾乎是百分之百的滿意,對於協力團體給予了很大的肯定。

此外,今年的活動,參加者非常踴躍,有很多場活動都是開放報名後很快就額滿了,顯示身障者親近自然的需求的確存在。對照2003年開始舉辦活動時,部分活動常招不滿人的情況,我們相信,除了是籌辦活動的經驗成熟外,辦活動時的細心考慮及志工素質受到信賴,使得身障朋友經過口耳相傳,提高了嘗試戶外活動的意願。

服務的障別由肢障朋友擴展到視障朋友,是牽手2007年的另一個重要突破。為視障朋友舉辦「園藝治療」活動之前,我們邀請愛盲基金會的總幹事與志工群及設計活動的團體(園藝治療工作室和大地旅人環境教育工作室)進行對話及實際演練,希望能夠多瞭解視障朋友在行進及活動時所需要的協助。活動的設計著重在讓視障朋友多使用「觸覺」、「聽覺」及「嗅覺」來親近自然,是很貼心的設計,只可惜活動訊息無法廣發,也是第一次的合作,參加的視障朋友不多。

牽手活動的特色在於不同的自然團體以個自的特長,為殘障者設計安排親近自然的活動。而不同的障別有不同的需求,傳播訊息的管道也不一樣,在接觸不同障別的過程中,主辦團體必須培養彼此間的熟悉度和信任度,才能深入去體察不同障別所需要的協助,並在活動設計上做適合的考量。這次與視障朋友的接觸,是一次難得的經驗,願意參加活動的人少,主辦的團體當然會有些挫折,但也讓我們想起在剛接觸肢障朋友時,也是經過許多次的討論與磨合,才有現在的堅實的合作基礎。

牽手活動設計安排上,除了考量合適的路線、活動形式外,很重要的就是志工的協助。很多人會問到,志工並不是專業的照護人員,如果在協助的過程中發生意外了怎麼辦?玻璃娃娃的事件,讓很多人心中都有一些隱約的恐懼,擔心自己不夠「專業」而不敢加入志工的行列,而這就是我們要進行志工培訓的原因!

2007年牽手志工培訓定於每個月第三個星期三晚上於台北市身心障礙會館舉行,共舉辦7場,內容包括了瞭解身障者、視障者及聽障者,並實際演練協助時的小技巧,如:推輪椅上下斜坡和跨越小型障礙物,引導視障朋友行進等。

志工朋友經由培訓具備了基本的瞭解和協助技巧,而更重要的,是在實際活動進行中,主動開口詢問被協助者需要什麼樣的協助。因為每位參加活動的朋友,都有個人特殊的情況,開口詢問,志工才能衡量自己的能力給予最適當的協助。而活動接受報名時,也會事先瞭解參加者的情況,並要求參加者衡量自己的體力做適當的輔具調整(如:請拄枴杖的朋友改以輪椅代步,避免體力過度負荷)。

筆者曾在某公立高中的公民課上,介紹「牽手‧讓心無障礙」的活動理念、聯盟運作及活動紀錄。高中的大男生,印象極深的,是乘坐獨木舟悠遊於水上的參與者臉上璨爛的笑容。

參與牽手活動的團體,大多數只有二、三個專職人員,但善用個自的特色為牽手這一系列的活動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創意。

牽手,不難,先把手伸出來就對了!

(作者為「牽手無礙 親近自然」志工培訓負責人)

 

Tags: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