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治療獨步全球

文/林秀美

 

陳振武醫師在學術上的成就,除了早期砂眼防治外,以青光眼治療最受矚目。1981年,他研發以治療胃癌、乳癌的藥物「排多癌Mitomycin-C(簡稱MMC)」,來輔助青光眼小梁切除術,成功率逾九成;此療法被編入醫學教科書,廣為各國所採用。他也因此先後在1991年獲頒行政院「傑出應用科學及技術人才獎」、2001年ISI Citation Classic Award「發現卓越─臺灣經典引文獎」。

所謂「青光眼」,是以光線照射病人的瞳孔出現青色反光而得名。末期患者看景物像是「以管窺天」,意即從隧道往外看,只看得見中央景物而非全景,但病人並不自知;其病癥常是眼壓高,造成視神經萎縮及視野缺損,嚴重的會導致失明。據統計,國內每三萬名孩童中約有一名先天性青光眼。

早年青光眼沒有藥醫,開刀治療效果也不理想。傳統的「小梁切除術」,醫師須先將結膜打開,製造一個鞏膜瓣,然後製作一個與眼前房相通,可讓房水流通的通道。但有些病人疑因體質關係,纖維組織容易增生,而將通道塞住,使手術成效大打折扣。1984年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眼科曾使用抗癌藥「5-FU」來抑制這個通道的阻塞,但病人須術後連續在眼球結膜下打針,疼痛難當,很多人因此半途而癈。

陳振武醫師不斷思考如何抑制纖維組織增生,後來發現常用來治療胃癌、乳癌及肝癌等的MMC,可抑制組織增生,只要將藥物浸敷在眼結膜瓣傷口下,就可防止傷口粘連,有效率可超過九成。此療法的優越性剛開始被忽略,十多年後被美國一名記者發現報導,才受到國際注意,從此成為全球手術治療青光眼的標準療程之一。

回顧這段輝煌的研究歷程,要追溯到1957年陳振武醫師剛南下高醫服務時,發現南部農夫及討海人罹患「臠肉翼狀贅片(Pterygium)」的比率很高;病人常自訴眼珠「牽紅筋」,即眼睛長一片肉膜,由鼻側或顳側延伸進黑眼珠,伴隨流淚、畏光、異物感及視力模糊等症狀。病因與結膜下纖維組織不正常增生有關,手術治療後的復發率高達五至八成,因而引發他對抑制纖維組織增生的研究興趣。

1958年美國一篇抗癌藥物「Thiotepa」可阻止實驗動物角膜新生血管的論文,引起陳振武的注意,接著1963年日本發表臠肉翼狀贅片開刀後使用MMC點眼,可減輕再發率的研究,引發他將MMC應用在青光眼手術的動機。但未經動物實驗,陳振武醫師不敢草率行之,直到1981年有名20歲的年輕人,因車禍導致青光眼到高醫求診,當時其視神經已萎縮,視覺只有光感,經一次眼角膜移植及二次青光眼手術都告失敗,讓陳振武深感挫折,常於夜深人靜陷入苦思。

陳振武醫師在沒有其他更好的治療方法下,便大膽嘗試用MMC來輔助青光眼「小梁切除術」,竟幸運地讓這名年輕人眼壓獲得控制,視力也稍有恢復,這是全球首例。之後,陳振武陸續做了幾例頑強性青光眼,如外傷性、先前做過青光眼手術失敗、兒童或年輕型等手術高失敗率的患者,均獲得比以前更高的手術成功率。

其中現代版畫會創辦人江漢東,即因陳振武醫師的巧手,人生從黑白變彩色。江漢東是在1967年新婚那一天,忽然頭暈目眩倒在禮堂,待醒過來時,世界全變了,視力僅存0.1,身為畫家、靠雙眼吃飯的他,心力交瘁地遍訪群醫,才診斷出青光眼合併白內障,一度被誤為營養不良和用眼過度,而延誤了治療。有10多年的時間,他在黯淡的世界中摸索,每天守在陽臺臨時搭起的小木板房裡,仰賴自然光線,一筆一筆地塗上顏色。

直到1983年,遇到了陳振武醫師,江漢東才重新看到「久違」的臺北市及太太的臉龐,更重要的是初次看清三個孩子的模樣。翌年他舉行畫展時談到這段漫長的摸黑創作過程,仍不忘感謝陳振武醫師的再造之恩。這位畫壇大老已於2009年病故,享年84歲。在藝術史學者謝里法的《廿世紀臺灣畫壇名家作品集》中,江漢東與席德進並列為「現代派繪畫運動的主導畫家」。其艱辛的創作過程當時曾被媒體刊登。

有了不少成功的案例後,陳振武於1982年的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年會首次提出初步的研究報告,接著在1983年的亞太眼科醫學會議及1986年的《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雜誌》發表。但有如船過水無痕,這三次的報告並未受到醫界重視,直至1986年他於羅馬舉行的第25屆世界國際眼科醫學會發表論文及壁報展,才引起國際媒體的注意;美國《眼科月報》記者以半版的彩色圖片大幅報導,造成轟動。這是陳振武首次上了國際媒體。該名記者獨具慧眼,成就了陳振武在國際學術上的地位,在時隔多年後仍讓他感動不已。

在羅馬發表的論文,共蒐集了44人、52眼的病例。病患年齡從6個月至88歲,都是曾做過其他青光眼手術而無法控制眼壓的頑抗性青光眼患者。經陳振武施予「小梁切除術合併抗癌藥Mitomycin-C局部浸敷之青光眼手術治療」,除五眼失聯外,47眼追蹤1至4年,結果有43眼眼壓控制在正常值20毫米汞柱以下,成功率高達91.5%,且眼壓正常者中有半數視力獲得改善。

陳振武教授的青光眼手術傳人、高醫眼科醫師吳國揚說,隨著經驗的增加,陳教授一方面調整所使用的藥物濃度,一方面指導高醫眼科醫師進行一系列的基礎研究,來佐證臨床的結果。1990年陳振武教授再於美國的《眼科藥理學及毒物學雜誌》發表相關的基礎研究及臨床報告,刮起陳氏旋風。歐美日眼科醫師及研究者開始使用陳振武醫師的方法,進行一系列臨床及基礎研究,結果證明其效果比同時期美國佛羅里達大學採用的「5-FU」藥物,更能有效降低術後眼壓,且方法更簡便(只需在術中浸敷)。

陳振武教授的學生陳文甲醫師說,陳振武教授與美籍一名學者的研究報告是該年度美國基礎研究評比的唯二人選,在美國眼科界整整討論了一個月,最終被評定為困難病例處理的標準作業程序;「這在臺灣眼科界是史無前例。」

當時臺灣的醫療水平遠不如美、日等國家先進,陳振武醫師的研究能獲得各國讚賞,誠屬不易。從那一年起,陳振武教授的論文至2014年5月止,總共被154篇論文所引用,成為全球眼科界手術治療青光眼的金科玉律。

從剛開始無人聞問,到後來揚名中外,陳振武醫師感觸良多。他曾說,國人對本土的研究常予忽略,反而是受到國際肯定,才回頭看到自己的價值。國外學者對於極具創意的研究發明,即使是以中文發表,也會追蹤探索,這種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值得我們學習。例如1971年他發表在中華眼科醫學會的《曼森絛蟲的眼瞼與眼窩寄生》報告,也曾被英國皇爵杜克‧艾德爾(DUKE‧ELDER)編輯的眼科聖典《System of ophthalmology》所引用,讓他備感殊榮。

「任何研究或創新皆非一蹴可及,必須不偏離主題、不盲從跟進,並且不斷地思考,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才能提出更好的解決方法。」陳振武教授希望他的經驗能供有志研究發明的年輕人參考。

2001年9月10日美國ISI Citation Classic Award( ISI經典引文獎)頒給陳振武教授,表彰他在學術上的貢獻。這座獎是由美國 Thomson Scientif ic(湯姆森環境科學)所創辦,自1981年開始頒發,在陳振武教授受獎之前,這個獎完全忽視了臺灣,自2001年才開始頒給臺灣的傑出學者。主辦單位專程飛到臺灣,在五星級飯店租下場地公開頒獎。如果得獎人居住在臺北市以外的城市,還可獲得旅費贊助,可說是備受禮遇。

ISI給獎標準,是根據作者論文自1981年以來被引用的次數而定。陳振武教授受獎那天,他因出國而錯過,一星期後回國才看到得獎通知單,立刻回覆說明。「當初我沒有預期能得獎,還好主辦單位也快速回信了,經過兩三次的信件往返後,ISI機構就寄來獎狀。」

然而,這位享譽國際醫學界、堪稱「臺灣之光」的青光眼巨擘,在臺灣學術圈卻遭到某些人士的打壓、排擠,他以青光眼研究論文連提二次副教授升等都沒有過關,何其諷刺!他被駁回的理由之一,是缺乏動物實驗依據。陳振武醫師剛開始無法接受這個理由,他曾說:「伽俐略發現地球自轉,有做動物實驗嗎?哥倫布發現地球是圓的,有做動物實驗嗎?」之後,他再也不提論文升等,「你們不讓我升,我就不再提!」直到退休前,他還是沒有取得教育部核定的教授資格。但高醫尊祟其學術地位,一直以教授資格聘任。

數十年後,學生談起老師升等的坎坷路,仍不免感到遺憾。陳文甲醫師忿忿不平說:「MMC輔助青光眼手術是揚名國際的經典之作,阻擋陳教授升等只是凸顯了白色巨塔內醜陋的一面!」

蘇明揚醫師說:「陳教授早已不在意了,他最在乎的還是病人。」很多人為了升等才做論文,但陳振武教授是為了改善病人的病情而做研究。陳振武醫師未能升等,並無損他在眼科界的地位,「他是高醫人永遠的教授!」

(陳振武醫師是台灣砂眼防治先驅者,也是全台首座眼庫及《眼角膜移植條例》的催生者;他的青光眼療法更是獨步全球,廣為各國論文教科書所引用。本文摘錄自《重啟靈魂之窗–陳振武醫療奉獻之路》一書第195~202頁,感謝「遠景出版」 慨允轉載。)

 

Tags: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