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塵的掌上明珠

文/紫雲

溫馨五月,處處迷漫著母親節感恩的氣息,每年這個季節,心中難免悸動。那年春天,正值懷孕中期,因急性肝炎而入院治療,驚恐不安的情緒,取代了即將初為人母的喜悅;顧及胎兒安危,我主動要求醫師,盡量不要投藥。住院兩個月,醫師幾度暗示胎兒將有二分之一的機率肢體可能不健全,且隨時有早產可能,要我們心裡有所準備。每天焦慮、恐懼緊緊攫住我,經常默默垂淚,失神地不吃不睡,心中只有一個意念,無論如何,我要守護著孩子,絕不放棄;五月中旬,母親節剛過不久,不足七個月的女兒,以不足六磅的身軀,提早來到人間。

奶奶抱著瘦弱如貓咪的小嬰兒,紅著眼眶哽咽的說:「真是上帝的恩惠。」早產的女兒從小聰明伶俐人見人誇,求學過程一帆風順,不僅品學兼優,而且多才多藝,功課好、人緣佳,親友都羨慕我,有這麼好的女兒,我也一直心存感恩的心,感謝上帝的恩賜。

大學畢業,負笈法國,行前我們萬般不捨,外子安慰我:「我們這個女兒出類拔萃,從小獨立,將來即使走遍全世界,都不用我們操心。」五年後,女兒終於回到身邊,豈知世界彷彿變了樣,正值花樣年華的女兒,像枯萎的花朵,完全失去出國前的蓬勃朝氣,疲憊的身心,落寞的神情,我們心酸且心疼,直覺告訴我們,女兒病了,只是我們完全不知道,女兒究竟得了什麼病?我們該怎麼辦?

見她情緒不時的失控,我們驚慌失措卻一籌莫展,身為基督徒,教友帶給我強大的支持力量,禱告讓我心情平靜,冷靜思考該如何面對與接納彷彿失去理智與以往已判若兩人的女兒。歷經一番折騰,終於把女兒帶進醫院精神科門診,醫師明確的告訴我:「是憂鬱症。」女兒剛回來時,完全變成另一個人,精神狀況直往下坡,神情恍惚、眼神呆滯,時而情緒高亢,時而鬱鬱寡歡,不時掩面哭泣,無俚頭的問話,奇特的思考模式,在在讓我們不安。

日子在陪伴女兒看診與閱讀相關醫療書籍中緩慢度過。在不平靜的日子裏,為了女兒的突發狀況,我的全面包容與外子偶有爭執,而每次爭執,在淚水中總是難以為繼。軍旅出身的外子,個性沉穩、內斂,一向拙於表達自己的感情;心緒的失衡,讓人難以承受,健康終於亮起紅燈,外子也掛了病號。

我們最大的夢靨,來自女兒混亂的睡眠。她的睡眠問題一團糟,白天沒有生活重心,有太多時間休息,夜晚渾渾噩噩難以入眠,入睡後惡夢連連,且時有夢遊現象,往往整個晚上我們陪著她,精疲力盡,難以入眠,支離破碎的睡眠,更讓我們苦不堪言,白天還得面對忙碌的生活。如此過了半年、生活才漸趨平穩,也因看診後藥物的幫助,女兒終於逐漸脫離「夜難眠」的困擾。

一手帶大的女兒,我相當了解她的個性,好強、冷靜、內斂、睿智,也讓她體驗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孤單,好朋友不多,經常來往的都是從小到大在 一起的同伴。回首五年,她這一路走得孤單而艱苦;酸、甜、苦、澀盡嘗,獨自一人在語言、人種、生活習慣完全陌生的環境,人生地不熟,舉目無親,沒有任何依靠,家在萬里外,地球的另一端,親人只能夢中見;強迫自己去學習新的語言,習慣新的生活,且適應新的環境,面對完全不同文化的衝擊,如果不是有一顆好強的心,有一身硬骨頭,還有與生俱來獨立堅強的個性,除此,何以為恃?

女兒回來後,對於在外的生活點滴,她盡量不提,偶爾提起,也是閃爍其詞,言不由衷,我們只能旁敲側擊,拼湊出一點輪廓;那段日子她情緒起伏很大,喜怒無常,每天失魂落魄,度日如年,她曾形容自己彷彿行屍走肉,沒有一點生活樂趣,我們內心非常難過,卻又有愛莫能助的無奈。她的生活圈原本不大,如今加上心境的變遷、轉折,使她失去與人互動的意願與動力。這段日子,我只能盡量陪著她,帶領她參與教會活動,教友也都熱心輔導她,替她禱告,引領她進入宗教世界,祈求宗教的力量帶給她心情的平靜與靈命的增長,讓她精神有所寄託。女兒也是愛書人,家中有整面書櫃牆,從小培養她閱讀,如今我試著再鼓勵她閱讀,純為興趣的閱讀,是人生一大樂事。由家中書櫃現有的藏書開始,女兒慢慢拓展她閱讀的視野與領域,現在,誠品書店成了她勤跑、愛光顧的地方。

女兒從小興趣廣泛,且遺傳她父親的「運動細胞」,小學階段曾受過跆拳訓練,賽跑、游泳也都有過佳績。在家的日子,我們想盡辦法,試著提升她的動力,盡量鼓勵她走出戶外,由我們最熟悉的登山運動開始,登山運動看似簡單,實則考驗艱苦卓絕,清晨四點起床,就是一樁苦差事,難得女兒很樂意的配合,沒想到看似瘦弱的女兒,幾次登山後,體力、腳力,耐力與意志力,乎我們意料之外的好。據她所言,在外的日子,雙腳是她的最佳交通工具,她認為只有自己的雙腳最可靠,不用求人,回來這幾年,女兒已隨我們攀登了包括玉山主、東峰,大小霸尖山等,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十四座,已完成百岳登頂的外子許諾她,如果健康許可,答應帶她百岳再走一遍。

平日在家,女兒總像刺蝟般,自我防護,我們即使謹言慎行,也難免誤觸地雷,苦不堪言;而在高山行腳中,女兒卸除了心防,心境的轉折,終於願意與我們分享她在國外的登山趣聞,暢談生活點滴。她赴法第一年,住在阿爾卑斯山山麓小城,舉目所見阿爾卑斯山的山頂,被層層白雪覆蓋,至今仍然懷念,那湛藍晴朗的天空,山景美得叫人難忘;心境開朗、露出難得一見的笑容。那一刻我突然感覺,我們迷失心智的女兒回來了,熟悉的笑靨,千金難換;原本枯瘦的臉頰,也略顯豐腴,更因運動而紅潤,一時熱淚盈眶,久久說不出話來。登山後的附帶收獲,是改善了睡眠品質,因為白天體力的消耗,夜晚自然睡得安穩,也不再有夢遊現象。

登山運動有了好的開始,我進一步想鼓勵她游泳,如今一下泳池,兩千公尺,三千公尺,都難不倒她,更曾有游完五千公尺的記錄。沉睡的水中蛟龍終於甦醒。我們住家臨近公園與體育場,有一段時間,晚飯後,我陪她在運動場散步,她告訴我,在國外最常做的運動是慢跑,經濟、實惠又不限場地。那段日子,我們一上運動場,往往我漫步,她慢跑,慢慢的似乎跑出了興趣,偶爾我生意忙碌時,她也獨自出門慢跑去;差不多一年的時間,把女兒原本逐漸消失的興趣,一點一點拾了回來,同時生活作息,也慢慢拉回了正軌。

女兒從小勤練書法,小六時,曾取得當時日本書道學會,一級的認證。偶爾擦拭塵封的文房四寶,心中默想,何時女兒會再與它們有所接觸?有一天,她突然主動提起,想練練書法,經過兩天的練字,寫了三幅隸書,心情雀躍不已,欣喜書法的能力仍在,心中略感安慰。難得生活有了空檔,我鼓勵她嚐試接觸國畫,至今仍持續學畫中。

女兒回來後,無論她的突發狀況有多糟糕,惹出多少麻煩,我與外子總是互相安慰,最壞的情況已經過去了,至少女兒回到我們身邊,隨時在我們眼前,我們不用再每天提心吊膽;我們認為最痛苦的階段,在女兒回國的前一年,也是她在法國的最後一年。第一次發覺女兒健康出了問題,是她出國兩年後的暑假,那年她剛完成波爾多大學生化碩士學業,機場乍見親人的喜悅,難掩神情的落寞,與一身的疲憊。回來兩週,忙於處理一些瑣事,對於我們的關懷,以太忙、太累及功課壓力一語帶過,不想多談;第二次感覺事態嚴重,是她出國三年後的聖誕節,應女兒的要求,同時我們一年多來的日夜牽掛,實在放心不下,我們赴法探視她。隆冬清晨,巴黎機場的刺骨寒風拂不去女兒臉頰的淚痕,擁她入懷,即使裹著厚厚冬衣,仍然感覺骨瘦如柴的身軀微微顫抖,體重不及四十公斤,形容憔悴,在寒風中更顯單薄。久別重逢,擠不出一絲喜悅的笑容,我們驚恐,女兒真的病了,而且病得不輕。

歐遊回來後,我們不得不正視與面對這個嚴重的問題,可是茫無頭緒,苦思不知問題癥結所在?更不知向何處求助、求援?我們每天心神不寧,度日如年,忍受難以言喻的煎熬。春節後不久,三月中旬,女兒情緒不穩,被送進醫院,駐法代表處急速通知我們,希望親人前往陪伴照顧。我匹馬單槍赴法,把生病的女兒接了回來。那一年,女兒已通過巴黎大學博士候選人資格,她要求我們,讓她繼續完成學業。一個月的假期,一晃即過,再多的眼淚,再多的不捨與不安,都難以留住女兒,也從那時開始,整整一年,我們跌入痛苦深淵,每天心繫遠方生病的女兒,心中幾乎無一刻安寧。

女兒孤單瘦弱的身影,不時在我們腦海中縈繞,日日淚眼相望,徹夜難眠,越洋電話中傳過來的啜泣聲,我們心都碎了;幾次情緒失控,在電話中咆哮、發飆,大吼大叫,我們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如此熬過一年,又到早春三月,女兒在實驗室,因情緒失控再度入院,我毅然再度獨自赴法,這次不但接回了女兒,同時也做了重大決定,暫時中止女兒學業,學籍保留。現實逼人,我們不得不痛苦無奈的決定,將女兒在法五年的一切做個結束。

女兒回來六年了,這一路走來不堪回首,曾經徬徨、無助、焦慮、恐懼,更曾經痛徹心扉,難過絕望;從小養成的閱讀習慣,此時給了我很大的助力,我開始大量閱讀精神醫學的書籍,尤其是精神官能疾病方面的;報上醫藥版的相關疾病資訊,更是特別留意,多年的剪報興趣,適時發揮了作用,從中我得到許多啟示,學會面對問題,接受已成的事實;也學會處理情緒,即使精疲力竭,心力交瘁也不輕言放棄;社會新聞中,一樁又一樁,精神病患復發而造成的問題,往往成為媒體追逐的目標,看到此類不幸事件,複雜的心緒總是糾結良久。

回想這六年來,女兒求醫的路上,跌跌撞撞,苦楚難挨,歷經五家醫院看診,三家住院進進出出,住院在急性與解憂間擺盪,病情在憂鬱與躁鬱間迴旋,幸得醫院專業醫療團隊的醫治、照護與協助,感念於心,無以名狀;我更慶幸自己有堅定的信仰,上帝的恩典,教友的扶持,陪我走過心酸路,助我突破困境,終於邁向康復的坦途。

回首過往,不平靜的六年,不僅每天心神不寧,情緒隨著女兒狀況而起伏,自己的心境,更幾度瀕臨最低潮。六年的陪伴、照顧,人生彷彿經歷了一場嚴苛的試煉,往事如夢,難追難尋,我所懷念的,是昔日那聰明、懂事、貼心的乖女兒;那年歐遊義大利,在羅馬廣場,許願池畔,我不免俗的丟下銅板,默默許願:「我只要女兒恢復健康,別無所求,若能換回女兒的健康,我不惜一切代價。」六年來,縱使心如針包滿是傷痕,我依然在等待,也永遠在盼望,我知道我的掌上明珠,跌落心魔的桎梏,尋回我那蒙塵的掌上明珠,永不放棄。

(作者為憂鬱症病友家屬。本文取材自《浴火鳳凰:釋放憂鬱的靈魂(第一屆「浴火重生」另類文學獎作品集)》一書第145~160頁,感謝「心靈工坊」慨允轉載。)

 

Tags: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