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獲新「聲」命

作者:  黃俊生

世界於1980年代研發電子耳,讓聾啞兒童恢復聽覺,我於1985年引進台灣並命名為「人工電子耳」。因為當時社會大眾不知道什麼是人工電子耳,且電子耳很貴沒錢接受手術,所以我於1998年成立「黃俊生電子耳基金會」,理念為:

  1. 讓大家知道什麼是人工電子耳。兩側重度聽障者特別是小朋友,過去都安排進啟聰學校,用手語溝通。現在因科技發達發明電子耳,可以恢復正常聽覺及語言能力。
  2. 因為電子耳昂貴,呼籲政府及善心人士捐贈補助。

我有位患者因耳聾(梅尼爾氏症)與其夫離婚,非常可憐,接受人工電子耳手術後恢復聽力,找到工作,也可以獨力養活自己,生活變為快樂進取,並於1993年帶她到大陸北京協和殘聯及復旦大學作經驗分享,現身說法,成為他們的活教材,讓他們對人工電子耳有信心。於是大陸於2年後的1995年開始人工電子耳手術。

如今,全台約2,000位電子耳使用者,由我植入的電子耳已近500例,目前仍繼續門診及手術的服務。

本基金會的特色為,專門為配戴助聽器效果不佳的重度聽障者,提供電子耳以恢復正常聽力及語言能力之各種服務。

服務對象及服務項目

本基金會服務的對象為,重度聽障兒童及配戴助聽器無效之成人聽障者。

本基金會的服務項目為:

  1. 董事長親自操刀植入電子耳。
  2. 有關電子耳之各種諮詢。
  3. 提供病友們互相交流的管道。
  4. 如有足夠財務能力,可提供昂貴電子耳之各項補助。

舉辦活動

本基金會定期與不定期舉辦的活動,計有:

  1. 成立「電子耳使用者家族——蝸蝸樂家族」,舉辦家族聚會及座談會,一起參加活動並且邀請專家做主題分享。
  2. 每年有提供獎助學金,供電子耳使用者們申請。
  3. 每年與相關單位合作舉辦「貝多芬小孩夏令營」,提供聽障小朋友們充實暑假的活動。
  4. 跟大陸電子耳有關之醫師及聽語機構交流。
  5. 董事長也負責故台塑企業王永慶董事長捐贈台灣及大陸大量人工電子耳,往返大陸及台灣。

未來展望

仍有許多人對電子耳缺乏正確的了解,基金會將持續結合各界資源,視推廣人工電子耳之資訊為己任,讓聽障者早一點接受治療以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與尊嚴。同時期盼社會各界能夠更重視聽障朋友們的心聲與需要,共同為他們加油。因為社會資源大部份捐贈到宗教團體,期望爾後能有善心人士捐到我們基金會,讓基金會幫助更多聽障人士。

(作者為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名譽副院長,從事電子耳手術20年,現任「黃俊生電子耳基金會」董事長。本文由該基金會提供,感謝慨允轉載。)

 

Tags:

 
 
 
 
 
 

Leave a Reply